波罗
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11-16 14:26:04
  • |
  • 作者:英德市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3422次

    波罗镇位于英德西北部,东与石牯塘镇,西与阳山县江英镇,南与大湾镇,北与乳源县大布、洛阳镇相接。面积171平方公里。辖波罗、板水、更古、乌田、前进、沿沙、东风、建棠、太平等9个村民委员会,至2010年全镇总人口15368人。现有文、阮、麦、谭、赖、陈、冯、钟、黎、黄、李、伍、张、梁、王、刘、陆、孔、周、欧、邓、莫、谢、雷、唐、华、彭、吴、何、成、邵、曾、许、侯、襁、廖、朱、龙、肖、丘、阙、钱、袁、姜、郭、祝等姓氏。

  波罗镇地势东西北高,中南部低,由东北向中南倾斜。东西北部以海拔300米以上的山脉相抱形成盆地为主;波罗河自北向南,将全镇一分为二,全镇以梯形山岭地形地貌为主要特征。

  波罗矿产资源有铁、磁铁、铅、锌、石灰石、莹石、方解石、石英石等。河流有纵贯南北的波罗河,水位落差大,水电资源丰富。

  波罗镇从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始有建置,自明、清、民国至今,行政地域名称先后为三山图、鹤子图、三山乡、波罗公社(1961年初从大湾公社划分)、波罗区、波罗乡、波罗镇。

  新中国成立前,波罗工业只有农村一些手工业。新中国成立后,圩镇有车缝站、粮油加工、五金加工等,农村有泥水、木匠等个体行业,20世纪80年代后,兴办了炼铁厂、木材加工厂、水电站、化工厂等。个体企业有运输、饮食、建筑、家电维修、机动车维修、养殖场等200多家。农业以传统种植玉米、水稻为主。新中国成立后,大力发展笋竹、蚕桑、种树等三大产业。水利水电发展迅速,共建有大小水电站24座,总装机容量3.5万千瓦。

  波罗风景名胜有英德大峡谷,位于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。峡谷长约15公里,谷深300多米,两道1000多米的瀑布飞流而下,气势磅礴,森林地带,自然植被繁茂,动植物种类繁多,是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廊;英德大草原,位于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百鸟堂至大荒田,地势起伏连绵,青草无边。

  波罗地方物产有水纹石产于波罗河滩,多见不规则卯形,以显示图案为主,石英质与石灰质互相渗透,白的泛青、黑的似墨,奇妙地变幻出了浑然天成的图案;每年不少奇石爱好者到河滩寻石;波罗猪,以放养的方式,喂以薯藤、野菜叶等,饲养一年左右出栏,肉质鲜美,又爽又甜,保持了野猪的独特风味;波罗鸡,以山地放养的方式,以玉米为主食,饲养半年以上出售,皮滑骨细,肉嫩味香,味道如同“山鸡”。

  波罗文物古迹有赖万耀墓,位于太平坪村(详见“文物撷珍”之“古塔”);位于乌田村的清代石拱桥;清乾隆十年(1746年)铸造的福兴祠生铁钟;太平坪村大田祠堂的进士匾等。

  波罗历史人物有明代进士赖万耀(详见第四章《名人撷英》第三节《英德籍历史文化名人》)。

  波罗镇民风淳朴,有波罗地名由来、欧洞喜打匪等民间传说有民间舞狮,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。语言方面客家话与山佬语、妙子声兼有。